如何看待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苦痛?




成長勢必伴隨著苦痛,差別在於,那苦痛對你的意義為何。




開頭先扯個題外話:上週去拔了智齒,第一次拔,而且還是水平的,過程痛到不行。我都不曉得打麻藥到底是做什麼用的。可能麻藥真的就只是讓你麻而已,跟痛也沒關係。

總之,幸好只有拔的過程痛,之後即使麻藥退了也沒有痛感,也沒有腫。醫生說可能是體質的關係,但不管怎樣,順利就好。而也因為這樣原本慢跑的習慣也停了一個禮拜。回診確定沒有什麼問題後就開始恢復訓練了。

第一天跑起來還真是累,雖然成績和一週前比起來沒什麼差別,但可能比上週累了兩倍有。影響的原因可能很多,不過無論如何,一直持續在做的事情一旦中斷了一陣子後再回歸,總是會伴隨著一定程度的耗損。

從這次的經驗得到了一點啟示:無論是恢復原本該有的水平也好、還是想要變得比當下的自己還要更厲害也好,在那之前總是需要經歷一定程度的不適與痛苦。

物理上是如此,心理上也是一樣。中文很有趣,把痛苦兩字顛倒過來,就從形容物理上的變成心理上的了。苦痛,最常出現的場合,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了。畢竟,苦痛不一定能帶來成長,但成長一定伴隨著苦痛。


一、有熱情是否就一路順風


但有另外一個觀點很有趣,那就是我們總會認為有些人特別厲害,他在達到一個人生高度的過程中,做起事來總是得心應手,似乎他就是這麼熱愛手頭上的事情,雖然也會累但從不覺得辛苦也不覺得厭煩,好像物理上的痛苦會有一點,但是心理上的苦痛卻似乎不曾存在。

比如,前幾天和友人吃飯時提到,公司有個程式大神,上班不說,下班後仍然在寫程式,完全出於自己的興趣,對他來說,寫程式的爽度明顯遠大於耍廢和打遊戲。你想,這種人怎麼可能不在該領域出類拔萃呢?(當然要真正成為所謂的「成功人士」,仍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機運。)

再比如,我的教練。最近我都會看教練在七年前開始說要正式學畫的網誌,一天看個幾篇。我總是想,教練真的是一個神人。以前沒學過畫畫,到了接近三十歲才開始利用下班時間來學畫畫。縱使加班到很晚,回家仍然會撥個兩到三小時來做練習,並且幾乎天天做學習總結和歸納。這樣一想,七年後的今天教練能有這水平根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。好像學畫畫這件事情,對教練來說,就是很開心、很快樂、很有熱情、就算別人再怎麼攻擊他、就算外界生活有多麼的累他仍然會去做的事情。這樣的人,怎麼能不出類拔萃?

看到那些人的存在,我們便總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自己與那些人不同,所以他們厲害是應該的,而自己不行也是合理。然後漸漸地,你我都變成理由伯。

以前,我也是這麼認為的。甚至還認為這是一種真正的「天才」,也就是說所謂的天才並不是智商高或有什麼能力上的天賦(畢竟高智商智障已經屢見不鮮,而所謂的天才卻往往智商沒有特別高到哪去),而是對某件事情永遠不感到疲累,甚至就算有外力不斷阻止他去做,他仍會想盡辦法去找空檔把它做上了。

我問問自己:我是那樣的人嗎?很明顯不是。所以,我總是感到很鬱悶。因為歸納出了一個結論:自己無法出類拔萃。而既然無法,那動力就瞬間幾乎歸零。而再退一步問問自己,那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做起來會很開心、很快樂、很有熱情、就算別人再怎麼攻擊、就算外界生活有多麼的累我仍然會去做的事情呢?很明顯,也沒有。

但我也沒有因為這樣而真的很沮喪或覺得自己沒救了,畢竟,我很清楚不是只有我這樣子,而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,畢竟,那是「天才」的存在,怎麼可能人人都是天才?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生活要過,何必因為自己不是天才從而消極一生呢?

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。

但同時,我心裡又有股力量,一直覺得不想承認這樣的事情。


二、誰不曾經歷苦痛


而我最近似乎找到了答案。

我仔細看了教練的每篇文章,發現其實教練也不是每天都很開心很快樂很無阻礙的。比如像早期的文章裡總是不斷出現類似「不要在意大神的高度」、「不要和只會看圖自己不下去做的人一般見識」、「不要只想畫來炫耀」、「不要著急」、「不要在意結果」... 類似的語句,教練不斷地寫來勉勵自己,也勉勵他人。

我才明白,那些就是教練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苦痛。因為我也一直在遭遇這些想法,也在一直和這些想法做對抗。但教練走下去了,而我卻愛走不走的。


而這說明了兩件事情:

一、教練的成長,一樣伴隨著苦痛。這讓我明白,我們同樣是遭受苦痛的,但差異如此明顯,原因在於:我們看待苦痛的方式完全不一樣。教練與苦痛為友,一同前行;而我視苦痛如病灶,只想一味逃離。

二、沒有苦痛,是不會成長的。這讓我想到,其實身邊不乏同樣的例子。也總有人會做那些做起來會很開心、很快樂、很有熱情、就算別人再怎麼攻擊他、就算外界生活有多麼的累仍然會去做的事情,但是,他卻沒有出類拔萃,甚至做了多年能力也一般般。我才明白,這樣的人永遠只存在於自己當下能力所及的舒適圈之中,熟悉的事情再怎麼做頂多就是比較熟練而已,程度是永遠升不上去的。

仔細想想,同樣是苦痛,為什麼總有少數人的認知和我們不一樣呢?

我們總會擔心未來會不會變好、在意別人是如何看待我們、做這事情到底會不會得到回報... 然後就一頭栽了進去,操煩的連手頭上的事情都做不好,而後乾脆不做了。畢竟,只要一做就會想到那些有的沒的,倒不如不要做,反正也沒人逼著,不做也不會怎樣... 這些類似的想法總會在我們試圖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出現,看起來好像是要把我們給逼走一樣...

而相反地,苦痛對於我們眼中的那些「天才」而言,是什麼一回事呢?


三、只關注於自己能掌握的事物


成長勢必伴隨苦痛,既然如此,關注苦痛是毫無意義的,因為我們無法操控它。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站在苦痛旁邊,然後繼續做著自己所能夠掌控的事情。

或許是天性所使。要是沒人保證這事情做了絕對能怎樣怎樣,鐵定能獲得什麼什麼,我們就傾向於不去做它。而偏偏,成長這回事總是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來積累,在這個過程中,有一大段的時間裡什麼也得不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。既然如此,如何與那份苦痛長期相處,就成了最重要的決定我們是否能成長的因素。

所以,我們必須先得弄明白,自己是否正走在成長的路上,或者說,是否正在做對的事,如果是,那麼就篤信向前。沒錯,苦痛會出現。但苦痛就是苦痛,它只是一種狀態,或許不舒服,但是,完全不會阻礙我們的成長,甚至,苦痛的出現正是代表著我們正在成長

這麼一想,是不是反而覺得苦痛真的是我們的好友呢?雖然我們可能不喜歡這樣的朋友,總是說著那些讓你聽著不高興的話、總是糾正東糾正西的,但他卻讓我們愈來愈好。

所以,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「差異」。


明確認知到,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苦痛不是所謂的負面情緒,它不是出來跟你做對的,相反,它是一個明確的指標,來告訴我們正在成長。換句話說,我們正在脫離舒適圈、正在比昨天的自己更厲害。所以,我們應該和它一同前行,而不是一味趨避。

但這樣的認知,並不容易。它需要我們多次的去遭遇、碰撞與磨合。沒錯,就像交朋友一樣,不可能天天都能快樂地相處,總是會有衝突、會有想保持點距離的時候。畢竟,真正的朋友,是一起走出來的,而不是變出來的。

所以,在成長路途上的我們,若又再一次的遭遇苦痛,我們要如何面對呢?


我相信無論是誰,都能出類拔萃。只要認清苦痛的真實意義,不論路有多遠,我們都能走得下去。





____

文章歡迎分享、轉載,但禁止任何商業用途。 
轉載時請務必附上原網址、出處。謝謝 : )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談《聲之形》

【翻譯】原由實ー台湾!!アイマス!!

如何提昇專注力?